校园文化

征文展

<返回

廿载征文 杨志强:雏鹰展翅 桃李芬芳——从而立到知天命

2018-07-16

与地球的寿命相比,二十年可能连一瞬间都谈不上,但若以普通人的一生为参照系,二十年则是其生命的四分之一或五分之一。因此,二十年时光,特别是人生最亮丽的二十年,是值得我们花时间去回眸一顾的。

缘定前生

我的孩提记忆最早就形成于顺义这片沃土。国家会计学院矗立的这片土地原名为薛大人庄,距离我曾经生活过的回民营不过十几里路程。几十年前,不论是回民营还是薛大人庄,都是最典型的农耕社会的缩影,记忆中不乏成片的庄稼、高高的麦垛、碉堡形的氨肥窖井、连通各个生产小组的土石路、河边洗衣服的村妇、小桥底下浅水中的青虾……每个画面都像一粒珍珠,串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土生土长的北京男孩最初的纯净世界观。因此,对这片曾经麦浪接天、溪流涓涓的土地,我有着特殊的感情。

1997年,我从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有机会参与到“中国注册会计师北京培训基地”(国家会计学院前身)的筹建工作中。当时打开国门二十年的中国已经认识到与国际接轨、培养注册会计师这一市场经济的守护者的必要性。但由于财政资金紧张,这个基地连续四年未能立项。最终,通过确立由世界银行资助的“中国会计改革与发展”项目,学院建设获得了“准生证”。从1997年中到1998年底,与世界银行一轮轮的谈判最终迎来了国务院关于成立“国家会计学院”的批文,最终迎来了几千万美元的世行贷款和几亿人民币的配套资金,最终迎来了薛大人庄改天换地的巨大工程。

1999年冬天的北京降雪丰富。望着当时拍摄的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工地照片,我仍然记得彼时往返于学研大厦[1]和工地现场的一次次惊喜。感谢辛勤的建设者,让我注视的土地在一片动迁后的荒芜生冷中逐渐增加了一抹抹暖色和激情。从挖地基、降水、打桩,到地面施工,再到封顶、内外装、设施入场,每个环节无不浸透着建设者的汗水。

2001年5月,国家会计学院正式启用。为了快速打开局面、提高知名度,从2001年到2007年,学院举办了几十场各种类型的论坛,到场的嘉宾不乏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的最高负责人、部分国家的领导人和政府官员、世界知名大学的顶尖学者、财会行业的掌舵者和骨干人员。我和论坛筹备组的同事们无不夜以继日、枕戈待旦。年轻的激情让每一个员工在这几年事无巨细的奔波中自带多巴胺,曾经有同事在背靠背办论坛的周期里连续七十二小时睡眠时间加起来单手可数。正是火样的激情与无私的奉献,让学院在短短几年内在业界声名鹊起,完成了缔造者交付的一个个使命。

振翮远航

2002年到2005年,学院相继与教学依托单位清华大学合作开办MBA(总会计师方向)和会计硕士专业学位项目,为学院后续轰轰烈烈的学位教育播下了最早的种子。2008年,学院决定筹建研究生部,推动学位教育向更高目标迈进,我和几位同事非常荣幸地承担起这个任务。强化制度建设、丰富学位教育品种、拓展境外合作办学项目、增强独立学位授予实力……我们在有条不紊中推进学位教育工作落实,研究生部也终于摘下“筹建”的帽子,成为学院核心业务部门之一。2011年,学院获得会计和审计硕士专业学位的独立授予资格——雏鹰终于走出护翼,临风振翅,起舞天际。

2016年,我告别了“双肩挑”,回归专职教师队伍。十四年行政与教学并举的经历,就像曾经塑造孩提世界观的那一串串珍珠一样,让一个青年从天真走向成熟,从曾经的无问西东、行胜于言走向潜心向道、勤思慎行。也正是在同一阶段,学院二期工程破土而立,为我们展现了人类改变物理空间的无尽能力,也为学院脱去弱冠踏向而立开辟了广阔的增长空间。

斗转星移、寒暑轮替,学院日新月异,一座座新楼拔地而起,一项项新理念应时而生,一张张新面孔出现在身边。处于万千变化中的我唯有以“不变”应万变。回顾二十年,不变的都有什么呢?是对这一片土地深深的眷恋,是对来来去去的一届届学生最深的挂念。不论是最初总会计师方向MBA和在职班会计专业硕士的棱角初成,还是近年来全日制会计、审计、税务和金融专业硕士的脱颖而出,我在人生最美好的年华,遇见了最美好的他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但幸运如我,在短短二十年间目睹了中国财会行业人才格局的巨变。会计学院为社会输送了一批批脚踏实地、甘于奉献的栋梁之才。他们在会计学院完成“从白纸到蓝图”的修炼之后,带走的不仅仅是职业能力和事业宏图,还带走了如我一样的教师对他们无尽的爱。

人生最亮丽的二十年,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沧海辽阔,离不开每一滴海水;生命壮丽,不会因个体的渺小有丝毫褪色。作为教师,言传身教刻于骨髓,爱事业、爱学生本身就为自己添加了浓墨重彩,这种爱与生俱来,这种爱意境深远,因为我爱你可以与你无关。(作者: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教研中心副教授杨志强)



[1] 学研大厦为当时学院筹建时租借的办公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