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

征文展

<返回

廿载征文 李思颉:做国会人 铸诚信魂

2018-07-16

有一个年轻人跋涉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到了一个渡口的时候,他已经拥有了“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七个背囊。渡船开出时风平浪静,说不清过了多久,风起浪涌,小船上下颠簸,险象环生。艄公说:“船小负载重,客官须丢弃一个背囊方可安度难关。”看年轻人哪一个都不舍得丢,艄公又说:“有弃有取,有失有得。”年轻人思索了一会儿,把“诚信”抛进了水里……

这则小寓言相信很多人一定不会陌生,这是2001年全国高考卷的作文题目,讽刺了社会上一些不守信用、见利忘义的现象。题目一出,立刻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议论,在全国刮起了一阵“诚信”之风。

巧合的是,同样在2001年,发生了举世闻名的“安然事件”:美国500强第七名安然公司于2001年12月2日突然向纽约破产法院申请破产保护,随之引发了一系列“假账丑闻”,安然公司虚报账目涉嫌财务欺诈,负责审计安然的当时位列世界第一的会计师事务所安达信陷入信任危机最终解体。这个事件是所有财经类学生必学的“反面典型”,也让安然和安达信几乎成了“不诚信”的代名词。

古语有云:“不信不立,不诚不行。”1998年,国务院办公厅正式批准了财政部关于组建国家会计学院的请示报告,国家会计学院成立了。2001年5月,北京国家会计学院第一期工程正式落成。10月,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同志在考察学院时,亲笔题写了著名的“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的题词,这段题词被作为校训勒石纪念,被写入校歌广为传唱。“诚信”从此作为校园文化的灵魂,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国会人。

十年前,怀着满腔激情和些许忐忑,我作为一名新员工,加入了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这个大家庭。刚走上工作岗位,面临从学生到老师的角色转换,面对全新的职业挑战,压力扑面而来。随着工作渐渐上手,我慢慢理解到,其实“诚信”作为一种校园文化,不仅是对会计从业者“坚持准则,不做假账”的要求,也是对所有校友、所有教职员工的激励和诫勉。大道至简,知易行难。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如果能够真正落实到实际工作的每个环节,许多繁难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复杂的关系都能一一理顺。

十年后,我已经是一名老员工,面对再大的压力、再难的挑战,也能够调整状态,像庖丁解牛一样从容面对、逐项分解完成。总结所有经验,我觉得正是因为在“诚信”校园文化里汲取了力量,始终把诚实守信的原则贯彻到工作的方方面面,才能取得这样的成熟和成长。诚实做人、踏实做事,对待工作认真负责,与领导和同事坦诚相待,面对学员热情真诚。只要保持“诚信”这一颗初心,就能以不变应万变,“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二十年前,学院刚刚成立,一切都方兴未艾。二十年后,学院取得的飞速发展和巨大成就令人瞩目:美丽的校园环境、一流的教学设施、专业化的教职工队伍、高端的培训项目、高素质的校友群体、广泛的行业影响力、良好的社会口碑……无一不是国会人的骄傲!

为什么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走得这样快,还能走得这样稳?我觉得这和我们的“诚信”校园文化是分不开的。西点军校将“责任、荣誉、国家”作为校训,培养和造就了众多军事家、政治家;剑桥大学将“求知学习的理想之地”作为校训,培养和造就了众多科学家、思想家;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将“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作为校训,不仅培养和造就了众多品行正、业务精、素质高的财会专家,也为自身收获了“专业可靠”的口碑,为全社会营造诚实守信、风清气正的会计审计环境贡献了力量。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难兴。在市场经济和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诚信”二字的分量越来越重。在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诚信”占有一席之地;“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作为“三严三实”重要学习内容在党内持续开展;社会征信体系正在建设中,国家将通过立法、促进信息公开、建立信用服务机构等方式,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诚信”作为一把标尺,正在为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十载薪火相传,二十载桃李芬芳。二十年来,学院培养了大批中国会计将帅人才;为财会专业人员及其他在财会领域有知识需求的人员提供了优质培训服务;在一批又一批的校友中,将“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的职业操守薪火相传。在帮助广大校友提升专业技能的同时,持续推进社会诚信建设,推行诚信教育、操守要求,“诚信”永远是国会人神圣的灵魂。

“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在此我想借用梁启超先生的话为学院二十周年芳辰送上祝福:愿北国会如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干将发硎,有作其芒!以诚信为本、以诚信做魂,相信北京国家会计学院会走的更远,飞得更高!(作者: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教务部李思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