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园地

融合党建与业务 培养高素质人才 ——《中国会计报》头版刊发学院“十三五”发展综述

2021-01-14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

“十三五”规划提出,大力发展继续教育,构建惠及全民的终身教育培训体系。

作为我国培养财经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北京国家会计学院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努力造就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的要求,五年来深度融合党建与业务,尽心竭力培养忠诚担当、诚信专业的高质量财会人才,深耕教书育人与科研创新,交出一份实实在在的成绩单。

全面加强学院党的领导 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党委书记张凤玲告诉记者,“十三五”时期,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加强学院党的领导,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切实提升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能力,推动学院智库建设和教学、科研、管理工作取得长足进步。

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要强化政治理论武装。张凤玲介绍说,“十三五”时期,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充分发挥“头雁”效应,在全院陆续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强化政治机关意识”专题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锤炼教职工忠诚担当的政治品格,增强教职工自觉站好“第一方阵”,带头践行“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财政部党组具体要求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要把握好学院发展大局。张凤玲说:“建设国际知名会计学院,是财政部党组的宏伟规划,是全体师生的初心和使命。”“十三五”时期,学院党委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一定要办好”厦门国家会计学院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财政部建设“国际知名会计学院”总体部署,在广泛调研,多次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研究形成《建设国际知名会计学院总体方案》,决定恪守“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奠基”办学宗旨,突出“国家级”智库标准,“差异化”培养特色,“高质量”发展定位,“国际化”办学模式,分三个阶段向目标奋斗,到2050 年基本建成“国际知名会计学院”。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召开以后,北国会学习贯彻会议精神,结合《建设国际知名会计学院评价办法》,进一步明晰今后五年发展规划。

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要夯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 十三五”时期,北国会贯彻落实《关于加强中央和国家机关所属事业单位党的建设的意见》,不断加强学院党的领导,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形成党委书记负总责、党委委员履行“ 一岗双责”抓落实领导工作格局;扎实抓好教育培训改革、思政课建设、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等大项工作;认真抓好干部队伍建设,“十三五”期间,先后组织11 位教师进行为期半年的出国访学,选拔22 名管理干部充实到上一级岗位等,组织中层干部轮岗25人次;扎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认真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在10 个部门建立党支部,选拔配齐党务干部,加强党务干部培训力度,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坚实的组织人才支撑。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张凤玲介绍说,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要不断加强思政课建设。近几年,北国会不断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组建“思政课外聘专家人员库”。组织专家教授编写《商业伦理与审计职业道德》,将诚信价值观教育纳入学院“马克思主义大讲堂”教学内容,形成具有学院特色的思政课教材体系。

张凤玲介绍,学院全面落实党委书记为全体党员干部、研究生、入党积极分子上党课制度。学院领导主动承担思政课教学任务,今年疫情发生后,党委书记通过腾讯会议为全体研究生上了今年第一次思政课。

张凤玲总结说,学院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学院党的建设为业务发展提供强大的源泉动力,实现党的建设与业务建设齐发展、共并进的良好局面。

高级专业人才培养成绩斐然

“北国会建院之初就承担起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奠基、为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大中型企业及社会中介机构培养高级专业人才的担当与使命。”北国会院长秦荣生说,目前,学院逐步形成高端培训、学位教育、远程教育“三驾马车”的业务发展格局。“十三五”期间,各项业务取得突破性进展:共举办各类短期培训2300 余期,培训学员近23 万人;将700 余名年青学子送向服务国家发展的各行各业;完成超60 万人次的网络在线教育,高质量完成各类人才培养任务。

优异的成果源自三项坚持:

坚持需求导向,服务国家改革发展。北国会一方面逐步形成会计领军人才培养、总会计师素质提升工程、注册会计师后续教育等特色品牌项目;另一方面,适时推出企业与行政事业单位内控、政府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营改增等500 余期培训项目。此外,组织专门人员与力量投入教育扶贫工作,为云南、湖南、内蒙古等地3800 余名财会干部线下送教,并利用在线教育平台为全国800 个贫困县免费提供近100 门网络课程,线上培训学员超过2万人。

坚持诚信为本,培养合格时代新人。在短期高端培训方面,注重职业道德教育;在总会计师素质提升、高端人才、行政事业单位培训课堂中设置反腐倡廉、宏观形势分析、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等课程,旗帜鲜明地将思想教育融入业务发展。在研究生教育方面,配备专业的思政课教师,不定期邀请院外专家来院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讲座等30 余次,组织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 周年主题活动等。

坚持顺势而为,创新培训方式方法。优化升级原有远程教育平台,在线上推出226 门、881 个课时的精品课、主题课、证书课等丰富课程产品,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翻转课堂培训模式,研发推出管理会计师、税务管理师、绩效分析师等岗位能力证书项目,招收各类学员上万人。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在原有平台基础上,北国会不断叠加新的技术手段,将教师授课、学术沙龙、班级研讨等从线下搬到线上,搭建起‘云端’高端课堂。”秦荣生说,通过云授课、云管理、云复试、云答辩等形式,全力保障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有序进行。

经济领域学术创新成果丰硕

肩负教育重担的北国会,也是经济领域学术创新的重要力量。

“十三五”期间,学院创新体制机制,主动承担作为,丰富转化手段,搭建技术平台,取得丰硕的学术研究成果。

“这体现在四个‘新’上。”秦荣生说。通过新体制机制,培育创新土壤。新增《访问学者管理办法》;制定《科研型教师管理办法》,研究组建会计研究与发展中心。同时,修订《科研成果奖励办法》,加大对教师发表国际科研成果的奖励力度。2016 年以来,学院教师共发表论文333 篇,研究内容涵盖政府会计、PPP、税制改革、行政事业单位内控、“一带一路”等方面;出版著作46 部,主持或参与科研课题136 项,涉及经费近2000 万元等。

通过新使命任务,推动积极建言献策。承担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审计署、国家税务总局等部委的多项科研任务,参与或主持的省部级和国家级课题占所有课题的50%以上;除为财政部《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制定贡献智慧,还报送50余万字《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世界财税数据与政策报告》;承担财政部“新冠疫情对企业经营状况的影响与对策”系列调查。通过接受媒体访谈,或利用在财政部政府会计准则委员会、PPP专家库、中国审计学会等机构担任咨询专家和重要职务的机会,为各方提供政策建议。

通过新转化手段,注重成果运用。参与管理会计案例库开发、政府部门全面预算管理、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发票电子化等专项研究,成果直接转化为应用指南、基本指引或借鉴标准。举办多期政府财务报告编制、国企改革、个税改革培训班,推动政策落地。组织开展管理会计、公共部门会计改革与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的区域金融风险管理等论坛,推动政策抵达基层。

通过新技术平台,加速实验室建设。“‘十三五’发展初期,我们就着手推进实验室建设。”秦荣生说,2016 年9月,大数据税收实验室全面建设完成,实现集数据处理、存储、计算、展示、决策于一体的现代化功能,开始承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地方税务局委托的调查研究,成为服务决策发展的“数据库”。同时,管理会计实验室、金融实验室、财务共享实验室先后筹建完成。